发展能力是文言文教学的第一要义
——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备教策略
付琪
一、 常识积累:“古文运动”是唐代散文繁荣的“催化剂”
这一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都出自名家之手,体现了不同的散文创作风格,代表了唐代散文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其中又有韩愈和柳宗元两位“古文运动”倡导者的作品,因此有必要借助本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对唐代散文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并通过课文的品评体会古人创作主张在创作实践中的体现。其中尤以“古文运动”要作为文学常识重点加以介绍。
唐代散文虽不如已高度繁荣成熟的诗歌那样,在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灿烂耀眼,但其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过程中却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六朝以来,只注重形式华美,而内容空洞浮夸的骈文垄断着文坛,浮靡的文风严重地束缚着文人们思想的表达和对现实的反映。同时,政治风气的败坏,也使整个社会处于表面稳定实则动荡不安的危险状态。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一部分士人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他们认为国家动乱的根本原因是儒家古道的衰落,而儒学衰微又是因为浮靡文风流行,所以他们纷纷起来反对“俪偶章句”的骈文,提倡三代两汉的文风,并写下了大量体现这一文学主张的散文。将这一思潮推向高潮的就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明确提出“文以明道”“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的文学主张,要求用散文来阐明儒家古道的宗旨,摆脱骈俪体裁的束缚,使文章的形式为内容服务。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张文道合一。道是目的,文是手段。文道合一,即是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为道服务。柳宗元提出:“文者以明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韩愈说:“然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答李秀才书》)。尽管二人所说“道”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在主张形式与内容统一这一点上却不谋而合。
二是主张文体革新。主要包含以下两个主张:1.反对骈文,提倡师法先秦两汉古文。“非三代秦两汉之书不敢观”,他们提倡复古的目的在于打破骈文的一统天下而去创新。2.重视“文”的作用。柳宗元提出“言而不文则泥”(《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韩愈提出“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唯古于词必己出”(《樊绍述墓志铭》),提倡语言独创,表达了对秦汉文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追求。
三是提出不平则鸣的思想。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认为古代圣贤之言都是该时代不平现实的反映,这种关心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政治态度,使古文与对现实的观照联系起来,突破了正统儒学的束缚和“文以明道”的狭窄藩篱,从而使“古文运动”的影响和意义更加深远。
这些主张在教材所选的两人的文章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和揣摩加以体会。如《师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质朴厚重的文风,以及作者从现实出发奋然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批判现实的精神;《种树郭橐驼传》中所表现的作者匡时济世、心系苍生的追求,都是值得很好体味的。通过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的赏析,帮助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其丰富的精神内涵,达到对文化传统的认同,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这也是新课标对古文教学所提出的任务。
二、 知识积累:课文是培养古文阅读能力的“例子”
文言文教学一个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掌握古文的阅读方法,积累一定的古汉语知识。高中一年级要求在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之上,较为系统地掌握部分常用实词的义项和常用虚词的用法,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除《谏太宗十思书》由文体所限,个别语句含义比较抽象难懂外,其余均不甚艰深,完全可以作为“例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书下注释掌握大意,并自行归纳整理出常用实词的文中义项和常见虚词的文中用法,形成古汉语知识的积累。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
熟读成诵。熟悉所学课文的内容,是文言文知识积累的必要前提。试想,学过一篇古文,连内容都记不住,拿出一个学过的句子不知道是哪篇文章里的,拿出一个词不知道是哪一句里的,又何谈掌握义项和用法,即使记住也是死记硬背,根本没有形成积累和能力。因此,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反复诵读文章,重要的段落和句子还要背诵下来,对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文言文知识并进而形成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当然,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意突出诵读的目的性,每次诵读前都要给学生一定的目标要求,比如,可以先从断句、语气等方面的要求入手,进而要求诵读的同时理解句义,标出暂时有疑难的字词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又可以减少盲目性,避免流于形式。
疏通文意。熟读的目的在于为学生理解文意创造条件,那么熟读成诵的下一步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迁移已有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了。有部分教师习惯了采用“串讲法”,逐字逐句地讲解翻译,一味追求所谓“字字落实”,从而把本应生动鲜活的自主阅读,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被动接受。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要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的支撑就应该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教材从文字本身来看大多浅近易懂,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但这里的所谓“放手”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自己读,变成“放任”的“自看”,而是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质疑、解疑。比如,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一个“问题链”,通过几个相互衔接的“设疑”让学生通过思考、答疑对文意自己进行梳理。拿《师说》第一段为例,不妨这样设计:①作者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哪个字强调了作者观点的不容置疑?是“必”字;②作者为什么认为要“求学”就“必有师”?学生自然就要考虑老师的作用和“无师”的后果,这样老师的职责、从师的必要性两段话他们就会主动去理解;③既然老师如此重要,那什么样的人可以做自己的老师呢?让学生去解释择师的原则也就水到渠成了。
强化重点。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其中学生需要重点关注的实虚词和句式予以强化,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有效性。强化的方式可以采用追问、提问、质疑、答疑等,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使学生有一种“习得”的愉悦,而不是“学得”的枯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筛选取舍,既不能面面俱到,又不能统统一带而过。一般来说,应把着眼点放在以下几点上:常见的、义项较多且容易混淆的实词,如“杳不知其所之”的“之”,“不抑耗其实”的“实”等;对把握句意起关键作用的实词或虚词,如“吾师道也”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师道”,“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中的“所以”等;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吾从而师之”“非有能硕茂之也”等。
归纳整合。高中文言文知识体系的建构,有赖于课堂教学中经常性的归纳和整合。在“习得”新知的过程中,联系已有的知识,新旧贯通,发现规律,将零散的知识整合成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类别、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本单元除部分实词的义项和文言特殊句式外,知识重点在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者可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单元后短文《怎样学习文言虚词》的内容,结合课文例句,帮助学生从区分虚实、辨析用法、体察语气和古今对比等不同角度,去总结文言虚词的使用规律,并结合课后练习和教者适当补充的练习加以巩固。
三、 感受鉴赏:研读文本是解读先贤的内心世界
1、《师说》——惊世骇俗的师道观
韩愈在《师说》中将老师的职责定位在“传道、受业、解惑”三方面,虽然此前也曾有古人说过“师者,所以正礼也”,“君子行于道路,其有师者可知也”这样的话,但将老师的职责如此明确提出来,韩愈还是第一位。并且在他看来,作为老师“传道”应该是首要的任务,仅仅帮学生“习其句读”不是合格的老师,真正的老师要传授给学生儒家经典的精神内涵,教给学生做人之“道”,为官之“道”。这种不仅做经师,更要为人师的理念在当时来说无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果说韩愈对老师职责的阐释还只是发展了前人的思想,那么他对择师原则的论述则完全是对旧观念的一种打破。“士大夫之族”看重等级、身份,耻于下问,韩愈则大胆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他认为,从师是为得道,有道便可为师,圣人尚且可以无常师,更不必说“下圣人也远矣”的普通人了。这惊世骇俗的师道观不仅表现出一种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的宽广胸怀,更是对魏晋以来重门第、轻学问、耻从师的世风的强烈抨击。正是不平的社会现实在作者内心引起的鸣响。
2、《阿房宫赋》——封建王朝的挽歌与警钟
尽管骈文由于一味追求对偶工整、辞藻华丽而受到人们的反对,但在唐代也出现了一些文质兼美的骈文名作,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化腐朽为神奇的佳作。
作为“文赋”的代表作,本文继承了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综合运用了排比、夸张、对偶、比喻、比较等多种修辞手法来描写和抒情,而且常常是把几种修辞糅合在一起,使文章语言更具有简洁凝练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这一段排比句,其中又暗含比较和夸张,正是因为几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才有力地突出了阿房宫建筑的奢华,揭示了封建帝王的奢侈享乐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生活之上,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现实,读来气势流畅,振聋发聩。形式上本文突破了骈文的四言句式,全文句式长短不一,骈散结合,节奏鲜明,句与句之间富有跳跃性,押韵也比较自由,突出体现了唐代散文由骈而散的发展特点。
从全文看,前两段描写用尽工笔,以丰富的想象,华美的文辞,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的规模之大,建筑之美,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丰,靡费之巨,从而有力地突出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后两段抒情议论揭示主题,呈现作者的历史观和创作意图,表达讽喻之意。铺叙描写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使得文章有景有事有情有理,具有极强的的艺术感染力。
更值得称道的是本文对现实的观照,立意的高远。杜牧生活在大厦将倾,内忧外患日渐深重的晚唐时期。唐敬宗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百姓如陷水火。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这篇讽谏之作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等亡国之君,更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他在开篇用了十二个字不仅简捷地交代了修建阿房宫的背景,同时也把全文置于一个国家兴亡、朝代更替的视角与高度。文中又以秦为主,以六国为宾,反思国家灭亡的原因,就在于贪图奢靡而不“爱人”。秦没有汲取六国的教训而重蹈覆辙,唐统治者如果继续走秦的老路,难道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吗?作者以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旷世济俗的情怀,将封建王朝的奢靡腐朽撕破了给世人看,既为秦王朝的灭亡献上一首挽歌,也为唐王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3、《谏太宗十思疏》——善谏的典范之作
魏徵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名垂史册,仅在《贞观政要》一书中就记载了他很多的建议和批评。他的进谏使唐太宗避免了不少政治上的失误,唐能有“贞观之治”,作为谏臣的魏徵是功不可没的。但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十分注意方法和实效,所以他的意见大多能被唐太宗接受。《十思疏》就是一篇善谏的典范之作。
在文中,作者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抓住唐太宗“忘本”(忘记“民本”)“忘危”(忘记居安思危)这个根本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十思”,以“思”治“忘”,见地独到,令人信服。
第一段从比喻入手,先言他物而不直言其事,以“固根本”“浚泉源”让人领悟“积德义”的重要性,委婉而又富于启发性。接着紧扣太宗最关心的“国之安”的问题,提出“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的观点,促使太宗猛醒。第二段从反面分析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又是以水的比喻,指出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就是忘记了“民本”,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从现象到本质,剖析得清晰有力。第三段从正面回答如何“居安思危”,提出“十思”,从戒奢侈、戒自满、戒纵欲、戒拒谏、戒不公等方面提出建议。这“十思”都是针对着“忘本”与“忘危”的现状提出来的,行之有效,让人肯于接受。再加上“虽”“宜”“诚能”“何必”等词语的巧用,语气和缓而又不失坚定,自然会引起唐太宗的共鸣。
《十思疏》之所以受人称道,主要不在“十思”的具体内容,而在于它揭示了守成时期防微杜渐的必要性,和它善谏的表达方式。
4、《种树郭橐驼传》——改革吏治的政治理想
本文借传记的形式,运用寓言的曲笔,表达的却是作者渴望改革弊政,整肃吏治的政治理想。安史之乱后,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亟需休养生息,但各级官僚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竟相向朝廷进奉,打着各种各样的幌子,借行政命令加紧盘剥百姓,给百姓带来沉重的物质和精神负担。本文就是针对这个社会现实而写的。
文中郭橐驼是个理想化的人物,他种树“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究其秘诀,又不过“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对树木,他“莳也若子,置也若弃”,该管则管,该放则放,让其顺乎自然地生长。这与“他植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虽曰爱之,实则害之;虽曰忧之,实则仇之”,表面上关爱有加,实际上扼杀了天性和生机。然而文章的真正用意并不在“养树”,“传之以为官戒”,他真正的意图还在说“养人”之理,这就是寓言的特色。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要“养民”,让其得以休养生息。而“养民”就必须“顺天致性”,按自然规律办事,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前提下积极地适应自然,这实际上是对老庄学派“无为而治”“顺乎自然”思想的一种发展。在柳宗元看来,真正的“得养人术”,就要将“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的吏治弊政彻底革除,还百姓一个可以自由生长的发展环境。
四、 教学策略:应用、审美、探究是语文能力培养的目标
1、应用:增强文言文语感,是提高文言文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所积累的文言知识,根据语境、语气、前后文照应等条件合理推断词义、句义和深层含义,从而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如《师说》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一句中的“也”,对仅有初中零散文言知识基础的高一学生来说,常常有人会把它误解为与现代汉语中的副词“也”作用相同。但如果引导学生对照相关的下一句“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整体加以考虑的话,则问题就显露出来了,“亦”是“也”的意思,不可能在一句话中重复用两个相同作用的副词,再联系所学过的“也”的几种用法,正确的解释自然就推断出来了。然后再通过诵读中句读的强调,强化记忆,增强语感。再如“圣益圣,愚益愚”中的两个“圣”和“愚”,可以通过它们在该句子中所充当的句子成分引导学生推断其语境意义,体会语感。另外,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学会主动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提高阅读实践中文言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2、审美: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语文学习发展学生的审美力,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优秀古典文学作品充盈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魅力,我们要很好地利用教材,使学习过程始终伴随着审美的愉悦。
咀嚼文字美。古代诗文是古人语言艺术的结晶,仔细咀嚼玩味,不仅是学习锤炼语言的过程,也是审美过程。如“蜀山兀,阿房出”,一因一果,一苦一乐,六个字概括了无限深广的内容,而从“兀”到“出”的过程,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再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六句中既有排比,又有对偶和比喻,间接的写出宫中美人之多,“荧荧”“扰扰”“涨”“斜”“横”“乍”这些极富表现力的词语,通过美好画面的描述却暗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宫中生活的奢侈糜烂。如果仅仅将文本视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是不会咀嚼出其中所蕴涵着的艺术美的。
赏析形式美。四篇课文形式上各具特色,《诗说》从从师的必要性,到择师的原则,再到为什么要提倡从师的现实和历史依据的严谨结构,以及古今、圣愚对比形成的强烈反差效果,其中蕴涵着无穷的逻辑力量;《阿房宫赋》运用骈散错落的句式,结合大量修辞手法,从宫外到宫内铺陈描写,水到渠成地推出兴亡自取的历史教训,使骈文焕发出新的生命的光彩;《十思疏》正反论述,务尽其旨;运用比喻,深入浅出;铺列排比,语势不凡,充满着不容置疑的雄辩;《种树郭橐驼传》继承了先秦散文中寓言“婉约而多讽”的风格,亦庄亦谐,于幽默说笑之间表达了一个严肃而深刻的主题。这些文章形式上的体悟也是审美水平的提升。
感悟思想美。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的,都是古人思想的精华,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滋养美好灵魂的源泉。韩愈“传道”(育人)先于“授业”(教书),“有道”重于“有门第”的辨证思想和民主精神,杜牧王朝兴衰源于“自取”的历史观,魏徵“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与柳宗元“简其令”“顺其天性”的民本思想,都是古人关于做官和做学问的至理名言,尽管都带有各自时代和思想的局限,但其进步的思想内核却是学生锻造高尚人格与美好情操的有效教育资源。
3、探究:问题意识、探究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外显,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探究能力的责任,因此,不能仅停留在对教材的理解层面上,还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尝试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以先让学生课外查阅有关资料或教师课堂补充一些资料,然后利用小组讨论、分组辩论、写作评论等形式,对课文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挖掘、分析、研讨。如:①谈谈在“文以明道”这个共同的文学主张下,韩柳二人所说的“道”内涵有否不同?②在今天看来,韩愈所说的老师的职责还有哪些局限,应有哪些新的发展?③杜牧将阿房宫的兴建仅归因于“秦爱纷奢”是否确切?④“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的观点是否符合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⑤魏徵说“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用现代观点看,体现了怎样的管理理念?⑥《种树郭橐驼传》和《捕蛇者说》都出自柳宗元笔下,都是针对弊政进行讽喻,比较一下二者在写法上有何异同?探究的目的不在于一定要得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答案,而在于通过这种活动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习得”阅读评价的方法,增强发现意识,提高语文素质。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才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命脉。
(哈尔滨师大附中,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