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的沃土上与学生一起成长

来源:哈师大附中 作者:付琪 上传人:oaklet 发布日期:2011-01-16

在语文教学的沃土上与学生一起成长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付琪


1982年的早春,积雪斑驳,乍暖还寒。结束了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我怀揣着《报到通知书》迈进了哈师大附中的校门,也迈出了我教师生涯的第一步。作为“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我是幸运的——刚一走出中学的校门,就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和那些企盼了十来年大学生活的师哥师姐成为同窗;但此时我又感觉有些“不幸”——在百业待兴、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的大环境下自己却被分配到中学,成了当时的“弱势群体”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初上讲台的那些日子,我的教学生活就是在这种不平和抑郁中度过的。回想起来,还是我的学生对我进行了价值观的启蒙,直到今天我仍然忘不了在一次班会上学生那令我刻骨铭心的一段话:“老师,您爱您的孩子吗?那么,您就应该像爱您的孩子一样爱我们,因为我们的未来就握在您的手里。” 良知告诉我,教师的事业是用生命点燃生命的事业,如果仅把个人的追求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忘记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还有什么真正的幸福可言,又能开创怎样辉煌的前程呢?
我开始喜欢讲台上这45分钟了。望着台下一双双充满着渴求与企盼的眼睛,一张张洋溢着童真与热情的面庞,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体会到了职业的使命感。我开始努力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力求使自己的课堂能吸引学生,让一篇篇课文成为他们热爱语文学习的使者,引导他们在语文这块沃土上快乐地徜徉。
为了《向沙漠进军》一课的导语,我挑灯夜战,终于在《文汇报》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适合我设计的材料。第二天课堂上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聆听他们踊跃的发言,我心里漾起了一丝喜悦的甜蜜……
为了让学生能理解《望天门山》中“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来”字的妙处,我向擅长美术的学生请教简笔画技巧,在课堂上用图画启发他们的想象,感受“动静结合,诗中有画”的魅力……
为了激发起他们对耳熟能详的《项链》进行讨论的热情,我翻阅了几年的《外国文学研究》杂志,把其中有争鸣价值的观点编写成评论,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析评价,开启他们思维的闸门,品尝发现问题的快乐……
二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学生有许多已经大学毕业,但每每回忆起中学生活时,仍对当年的语文课津津乐道,难以忘怀。曾有一个学生在给我的贺年片中写道:“永远也忘不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时光,它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里。”是啊,正是在共同度过的一个个“疑义相与析”的日子里,伴随着学生们语文学习的进步,我也在这片沃土上快乐地成长着。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我在1984年成立了学校第一个文学社团——凌霄文学社,将二十几个爱好文学写作的学生组织起来,定期进行文学讲座、写作辅导。我给他们讲梅里美的《玛特渥•法尔高纳》,讲司汤达的《》,讲杰克•伦敦,讲欧•亨利……;和他们座谈《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红衣少女》等当代作品;并通过办壁报和油印刊物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那时候,每当用最原始的手推油印机印出来的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刊物一出版,学生们争相传看《凌霄》就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我至今还记得,当在《哈尔滨日报》上看到曾林写的《他在为我而战——〈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获得作文比赛一等奖的消息时内心异样的激动;当手捧马凌的作文《黄金时代——读〈守财奴〉有感》获得的全国七省市同步作文大赛一等奖证书时眼角喜悦的泪花。2007年夏天,在87届的毕业生毕业二十周年集会上,我又见到了已是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的马凌,听到了她为纪念母校生活而写的歌词:“凡尘几多扰攘,人生蹉跎沧桑,回头望,葱葱青春永逝松花江上。昨天同学少年,今日环球八方,思故乡,悠悠情谊绵长恋恋附中时光。那些年那些岁月,二十载你的笑脸不曾或忘,这一天这一刻,把酒当歌千千阕,泪洒双襟我陪你唱。”这虽然不是写给我的,但每当听到它时内心都有种别样的激动,因为在勾起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同时,它也唤起了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在自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同时,我也把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作为努力的重点。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学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然而,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在最初的教学中,对这个教学思想的实践却是经过了一段艰苦摸索的。那时,常常是一堂课下来,自己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乏味,内心不时笼罩在苦闷、沮丧的阴影之中。鲁迅先生说过,“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我想,青年教师成长阶段的教学,也不过是“第一声啼哭”,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正视我们的“第一声啼哭”,我们既不能强求自己必须“哭”出“诗”来,也不能认为自己“哭”的就是“诗”。敢于承认自己懦弱的人才最有希望成为强者。于是,我为自己制定了进行经常性教学反思的成长策略。每一次课后都在教案后面记教学附记:教学中,哪些是长处,今后继续发扬;哪些是问题和不足,今后要想办法解决和改正;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同行学习请教。这给我的专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促进。
如今在省内同行们一听到我的名字,总会提到《荷塘月色》的教学,也许是这一课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实际上这一课能成为我课堂教学的代表作,完全是不断反思的结果。记得我第一次教时,滔滔不绝两堂课,觉得该讲的都讲到了,但总感觉课上得很别扭,反思起来,发现原因在于师生的感情交流不同步,我以为他们该击节赞叹的地方他们却是茫然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进入到文学鉴赏所应感受到的意境之中。这时候,是我省著名特级教师高成庆老师的一堂《荷花淀》教学给了我很大启发,他披情入文,引导学生先进入作品的情境,师生之间水乳交融,使整个教学自始至终沉浸在妙趣横生的师生共同欣赏之中。于是,我也尝试着从帮助学生“入境”入手,先通过对中间“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两幅画面的朗读创造情境,再通过赏析描写语言感受景物中所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进而抓住“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一句转而联系写作背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改变之后,课堂教学流程明显顺畅多了,学生赏析作品的兴趣也比以前浓厚多了。1995年我这一课的教学在首届“语文报杯”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最初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正是在这样不断的反思中提高、成熟的。我深深体会到,没有反思的教学只会带来“量变”而难以达到“质变”,收获的只是经验的增加而不是能力的增强,新教师可以成为老教师,但也许永远只是“老”的新教师。
总结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精髓应该是培养思维品质,提高人文素养;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放飞思想,采集文学的玉树琼浆的天地。为实现这个目的,我努力探索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运用多种手段开动学生的思维机器,“培养发现的快乐”,使学生感到每一堂课都是在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古今中外的文人学者进行交流而乐此不疲,在教学的互动中使学生和老师共同得到提升。于是,在我的课堂中便有了诸如“路瓦栽夫妇除了举债赔偿有无其它选择”“阿Q与马蒂尔德的梦想有何异同”“周朴园究竟是希望侍萍已死去还是活着”等等看似稀奇古怪实则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听课者觉得我的教案中总有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曾经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教学后,有位学生写下这样一段评论:“至今,我仍然相信:一定有一双玉臂,配得上断臂的维纳斯,让她美得无与伦比。人们折服于断臂女神婀娜的体态,折服于她带给人们的无限联想,但缺憾的终究是缺憾的,不完整的终究是不完整的。纵然有什么‘缺憾美’,什么‘无限联想’,我仍然认为人类永远不会放弃对于完美的追求。把那些‘缺憾美’的论调收起来吧,那不过是一种阿Q精神。还是让我们正视现实吧,主动弥补缺憾,追求完美,比硬把缺憾说成完美更有利于我们的进步和发展。”文中的观点固然有些幼稚和偏激,但其所体现的“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思维品质,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吗?他没有拾人牙慧地为真理提供佐证,而是“敢为天下先地”大胆说“不”,这不就是一种难得的创新精神吗?十几年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探索,使我的教学境界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我的校长沙洪泽在他的《教育——为了人的幸福》一书中说,课堂的幸福来自师生的创造和成功。我在二十七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幸福。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点燃智慧,生命和智慧燃烧的火苗照亮的是学生和我的幸福人生。回首来路,清晰地留着我和我的学生并肩前行的足迹,每一个脚窝里盛着的都是探索的艰辛和成长的喜悦,我热爱这片学生和我一起成长的沃土,并将在这片沃土上继续快乐的耕耘下去,直到终生……

最新动态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