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备教策略

来源:哈师大附中 作者:付琪 上传人:oaklet 发布日期:2011-01-16

《〈呐喊自序〉》备教策略——付琪

[学情分析策略]
  鲁迅的《呐喊》对高一学生来说已经并不陌生,《孔乙己》《一件小事》《故乡》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和作品所折射出的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学生的记忆里都留下了鲜活、深刻的印记;《藤野先生》记述的作者东瀛求学的经历,又使学生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人生之路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为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把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放在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加以深刻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则是《〈呐喊〉自序》带给学生的新的学习任务,再加上鲁迅沉郁而富有内蕴的文风,给初上高中的学生通过解读文本,了解作者所经历的内心的苦闷与挣扎,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透过文本的表面,联系社会背景(这些是学生陌生而遥远的)理解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从而认识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对鲁迅及作品形成系统的理性的认识,为以后学习《祝福》《药》和《阿Q正传》奠定基础,是备教中要重点考虑的。
[文本定位策略]
  人教版将《〈呐喊〉自序》安排在高一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都是序言,尽管文体相同,但却特点各异,形成同一文体的特色对照。《〈呐喊〉自序》以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回顾自身思想发展历程和著作成因,沉郁而深广;《胡同文化》以回忆北京胡同生活抒发对北京文化的眷恋和对其在文明大潮中衰落的复杂难言的情感,婉转而低回;《〈宽容〉序言》以虚构的寓言故事形象概括人类思想发展进程中的新旧矛盾,阐释作者的理念,概括作品的主题,深沉而含蓄;《〈名人传〉序》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呼唤真正的“名人”——时代的英雄,将自己创作的主旨和盘托出,激越而昂扬。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尽管《〈呐喊〉自序》的思想内涵也很深刻,但由于有初中对鲁迅的了解和认识,相对于后几篇来说学生会更觉得熟悉,而且它介绍作者的经历和成书的缘由,也是序言比较常见的内容。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本文,作为单元文体的导入之作和全面深刻理解鲁迅作品思想内涵的登堂入室之作。
[目标确立策略]
  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正因如此,他对社会的剖析也是深刻、透彻的,他的思想也显得越发深邃而高远,但这恰恰又成了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难点,历史造成的生活距离形成了学生与作者思想交流的一道屏障。本文是鲁迅在社会现实的触动下思想发展变化的全面而真实的记录,如果把这个“纲”吃透,就等于把握住了鲁迅作品的思想脉搏,所以,通过文本研读,使学生清楚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脉络,以及在社会背景的观照下理解认识其思想发展的社会和个人因素,应该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思想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一篇序言里要清晰简略地将这个过程叙述出来是不容易的,鲁迅选取了每个发展阶段的典型事例作为材料,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进行叙述,脉络清晰,主旨突出,是体会序言写作方法的一篇范例。
[教法选择策略]
  此类文章的教学应重在文本的研读,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探究。通过研读,从文本中搜集、筛选重要的信息加以理解、整合,形成对文本完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要使学生真正的研读进去,需要教师科学地引导,科学地设计研读思考题。例如,文章开篇就说“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那么作者究竟“做过”哪些梦,这些“梦”的成因是什么,作者在“追梦”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灵的挣扎与升华……这些问题会像一个有机的链条,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文本,去触摸和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研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教者应适当提供给学生一些必要的背景资料,拉近时代的距离,为帮助学生从家事、国事、人事方面去探寻作者思想发展的动因提供有效的评价依据。
[文本解读策略]
  《〈呐喊〉自序》作为鲁迅先生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也是新文化运动最早的果实之一)《呐喊》所做的序言,是作者作为新文学作家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第一次对自己成为作家的成长历史的回顾。它通过回忆经历来反映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历程,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并从中反映出了自己的社会观、文艺观和创作主张,因此说,这篇序言是解读鲁迅小说深邃的思想内涵的一把钥匙。
  文章开头一段很值得仔细玩味,“我在年青的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里面有三点信息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作者的年青时代曾度过一段“追梦”的岁月;二是“追梦”曾给作者留下许多“寂寞”的回忆;三是《呐喊》是那些难以忘怀的“寂寞”的回忆构成的。也就是说,构成《呐喊》内容的不仅仅是外在生活的积累、经验,“还包含着鲁迅年轻时的梦——主观的精神发展、内心体验的历史”(钱理群语),而《自序》正是对这个内心变化历程的一个真实的揭示。因此,这段话既是贯穿全文的一根线,又是把握主旨的一条“纲”。
在作者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内心一次次的绝望与挣扎,梦想一次次的破灭与重生。
  父亲的重病与亡故带来家道中落,“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这对少年鲁迅的心灵是一次强烈的刺激,然而,更大的刺激还是来自于在父亲疗病期间所感受到的世态的炎凉。鲁迅很细致地写了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事:“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人到中年却对少年时的两条柜台有着如此深刻的记忆,我想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他对柜台内外的人际关系的感受(一定要注意“在侮蔑里”这个修饰语),鲁迅以生活的炼狱所赋予他的早熟的敏感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并为之感到绝望,于是萌生出“走异地,逃异路,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的梦想。
  在K学堂里接触到的西方文化,给传统文化滋养长大的鲁迅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既使他受到了较为全面的科学启蒙,又使他懂得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从而促使他萌生出科学救国的新梦想:“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这几乎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共同起点。然而,国人们麻木地赏鉴同胞被示众的“盛举”的场面,再一次深深刺痛了鲁迅的自尊,愚劣的“国民性”给他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无法弥合的伤害,“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他又一次从美梦的颠峰跌入绝望的深渊。为了改变这令他心痛的现实,也为了从这痛苦的记忆中挣扎出来,鲁迅又做起了以文学改变精神的文学启蒙梦:“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弃医从文,以文艺唤醒民众,拯救国人麻木的灵魂,这是作者初梦破灭后的“新梦”,这梦想更深刻地嵌入了社会的意义和人性的内涵。
  然而,这新的梦想再一次在现实的厚壁面前撞得粉碎:《新生》流产了;被启蒙者在启蒙者的呐喊声中“并无反应”。这一次给鲁迅心灵带来的打击是致命的,“这寂寞又一天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他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和失望之中,甚至要借古代典籍的研究来麻醉自己。他曾经回忆说:“我那时对于‘文学革命’’,其实并没有怎样的热情。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这个时期可以说是鲁迅整个思想发展历程中最低潮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体验和感受烙印在他的思想里,构成了他后来小说创作的一个思想背景。钱理群先生在他的文章中这样评价:“由此而产生的绝望感是极其深刻的:既是对启蒙对象——国民的绝望,更是对启蒙者自身的反省:‘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这双重绝望必然导致对启蒙本身的彻底绝望——这,正是鲁迅的恶梦的隐意所在,连同鲁迅由此而感受到的‘无端的悲哀’,与毒蛇般纠缠灵魂的‘寂寞’,成为一种潜在的痛苦记忆深藏在鲁迅心灵深处。鲁迅说他‘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以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都是鲁迅彻底绝望的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正是这对于启蒙梦的深刻怀疑与绝望,构成了鲁迅《呐喊》的深层意识与潜在心理。”
  在S会馆中与金心异关于“铁屋是万难破毁的”谈话,很清晰地反映出此刻鲁迅内心的绝望。由于用文学改造精神的英雄主义迷梦被《新生》的流产过早地蒙上了一层失败的阴影,使鲁迅对自己和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失望甚至绝望,他曾说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他“确信”以这样的民众,即使惊醒几个较为清醒的人,要想打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也绝无可能的,与其让他们感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还不如让他们“从昏睡入死灭”;更何况,“在中国连搬一张桌子也要流血”,哪里有启蒙、变革的环境呢?
这里阅读的难点在于,鲁迅既然如此“确信”,却为何又拿起笔来做文章了呢?
  我理解,动因之一是,尽管现实使他感到绝望,但多年久积的救国救民的梦想似一个难解的情结沉积在心底,并没有完全被绝望的冰水泯灭。而金心异所说的,“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又得到了他心理上的认同,“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正是这渺茫却“不能抹杀”的希望唤醒了他内心尘封已久的梦想,给了他从绝望中挣扎出来的勇气和热情,“便一发而不可收”。“我们所可以自慰的,想来想去,也还是所谓对于将来的希望。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如果历史家的话不是诳话,则世界上的事物可还没有因为黑暗而长存的先例。黑暗只能附丽于渐就灭亡的事物,一灭亡,黑暗也就一同灭亡了,它不永久。然而将来是永远要有的,并且总要光明起来;只要不做黑暗的附着物,为光明而灭亡,则我们一定有悠久的将来,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将来。”这段鲁迅先生后来说的话,可以作为他从绝望到希望变化的一个明证。
  动因之二是,鲁迅因不能忘怀自己当年寂寞的悲哀,而以自己的创作作为对前行的猛士的激励,“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很明显,鲁迅的呐喊不是为了自我发泄和自我满足,不是为了追求表达一种个体意识的觉醒,而是为了呐喊助威,为了给那些在实现群体意识觉醒的奋斗里程中跋涉前行的先行者们以声援和激励。他忘不了自己曾经历过的“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痛苦和寂寞,而自觉有义务用自己的热情给“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以支持和慰藉,而这种呐喊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却是他无法预测也无暇顾及的,“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其实应该说“聊以慰藉”这个词中已经包含了一种效果的预期了)。这固然有鲁迅谦逊的因素在里面,但更多的还是失败的阴影在心灵上的一种折射。也正因如此,才显出鲁迅人格的伟大——尽管自己内心带着无法弥合的伤痛,却为了不使别人再经历自己所经历过的寂寞和悲哀,而勇敢地挺身而出呐喊助威。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尽管鲁迅对现实有着自己的痛恨和批判,“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所以,他在“呐喊”中“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甚至“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鲁迅后来曾说过:“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我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所以者何,就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试验,不敢邀请别人。”(《两地书•二四》)许广平也曾在信中这样说:“虽则先生自己所感觉的是黑暗居多,而对于青年,却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可为作可为,向前的走去。”(《两地书•五》)日本友人增田涉在《鲁迅的印象》中也有过类似的评价,“他单向世间强调的一面,不是真正的他,至少不是全面的他,虽然这确实是他的大部分,但必须知道,他还有着没表现在外面的深湛部分,他明确区分应向世间强调的部分和不向世间强调的部分”。之所以强调这些,不只是要让大家明白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是他试图从灵魂深处的绝望中挣扎出来所做努力的结果,更要借此让大家认识鲁迅提出“须听将令”的创作主张的主观原因所在。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人们看到的其实是真实存在的鲁迅的两个侧面,“一个是中年的卸去外衣的真的鲁迅;一个是当他着笔时,为着读者着想,在他的议论中加一点积极成分,意志奋进的鲁迅”。
  《呐喊》创作缘由的回顾,描绘出的是作者心灵探索前行的轨迹。梦想的产生与破灭,希望与绝望的交替,把那一段动荡的中国历史缩影在一个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曲折历程中,与其说这是一篇身世的坦诚自述,不如说是一段历史的回放,一颗灵魂的告白。
[流程安排策略]
  要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到鲁迅所生活的而又远离他们的时代氛围中,教学的导入很重要,鲁迅所作的《自题小像》集中地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救国救民的理想,可以用做课文导入材料,帮助学生在进入情境的同时把握文章主旨。
  学生朗读课文的同时,要求归纳出课文两大部分的主要内容:一是介绍自己思想发展的历程;二是介绍自己创作《呐喊》的缘由及经过。帮助学生宏观把握全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抓住开头“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一句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作者在年青的时候都产生过哪些梦想?产生这些梦想的原因是什么?梦想破灭的原因又是什么?在这个“追梦”的过程中作者经历了怎样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怎样一次次绝望又一次次从绝望中挣扎出来?哪些语句可以读出作者内心的绝望与悲哀?为使学生在研读讨论中能够有的放矢,教者应该适当提供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如父亲去世前后的情况,南京及日本求学的情况,创办《新生》失败的情况等。通过讨论形成作者经历和思想发展变化历程的基本概况:侍奉病父(看透世态,寻找异路)、南京求学(获取新知,立志学医)、仙台留学(弃医从文,救治灵魂)、创办《新生》(悲哀寂寞,沉入古籍)、投身创作(唤醒希望,呐喊助威)。进而重点研讨“弃医从文”和“投身创作”两个阶段,可以集中思考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立志学医是鲁迅从切身经历萌发出的人生理想,为什么会因为一件偶然的事情就放弃了?这背后深层的思想因素有哪些?从立志学医到弃医从文体现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2、鲁迅“铁屋子”的比喻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认识?鲁迅既然确信铁屋是万难破毁的,为何又拿起笔进行创作呢?从不写到写,从绝望到希望,鲁迅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鲁迅提出“须听将令”的文艺创作主张的主观原因是什么?联系你读过的鲁迅小说,谈谈你对他如何运用文艺改变精神的认识。研讨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但必须要从文本出发,读读议议,以避免脱离文本空发议论。
  接下来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研究本文的写法,体会文体特点:思想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一篇序言里要清晰简略地将这个过程叙述出来是不容易的,鲁迅先生是怎样做到的呢?
  最后,教者在学生研读讨论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总结,内容上强调本文是作者心灵探索前行轨迹的描述,是时代大背景下一个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曲折历程的坦诚自述;文体上强调本文以作者经历和成书缘由为主要内容,选取每一发展阶段的典型事例为材料,夹叙夹议,既叙述经历又勾勒思想变化轨迹的写法。
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选取一些鲁迅相关的文章做一下拓展阅读。如《南腔北调•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
 

最新动态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