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又双叒叕荣耀 | “福娃”苏子彧作为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动力大类新生代表发言!

来源: 作者:高嵩博 上传人:高嵩博 发布日期:2019-08-27

8月15日上午,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动力大类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大礼堂举办。

机械、航空与动力大类首席教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机械、航空与动力大类教师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机械工程系系主任汪家道、党委书记吕志刚,精密仪器系党委书记柳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党委书记李宇红,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杨殿阁、党委书记李建秋,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李俊峰,大类各院系的副系主任、党委副书记、党委学生组组长、新生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全体本科新生共同出席本次开学典礼。哈师大附中优秀毕业生苏子彧作为2019级新生代表发言!
 

精密仪器系2019级本科生苏子彧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她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分享了自己与清华的“缘分”。她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奋斗,再次起航,奔向远方,无愧清华。




 

缘起清华,圆梦清华  苏子彧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机械907班的新生苏子彧,很荣幸今天能够作为机械航空动力大类的九字班新生代表在这里发言!

 

首先,我想祝贺和我一样的九字班新生们,祝贺大家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智慧走入了清华大学!也请允许我代表九字班新生向这么多年来为我们辛勤付出的家人、师长道一声最诚挚的感谢!

我想讲一讲我与清华的缘分。之前,清华在我的心中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名字,直到去年夏天的暑期学校,我满怀期待又有些小心翼翼地踏入清华的校门,终于静候来了这段缘分的悄然开启。当我在二校门、大礼堂前拍下一张张标准的游客照,当我漫步在荷塘边轻吟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当我与同学、辅导员们围坐在紫操畅谈人生,我想对清华了解得多一点,再多一点,这样在我的心中也仿佛能离梦想再近一步。而我也从未忘记当时同学们的那句玩笑话——“回去读个高三,明年就回来。”

 

其实我的高三也有着快乐或是艰辛,但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总会想起在清华暑校度过的那段时光。我会在高三教室里望向窗外,就仿佛能看见老馆的爬山虎葱茏了一个盛夏;我会在深夜难眠时仰望星空,就仿佛能听到紫操传来的欢声笑语。我想说,我的高三是清华给予我的力量与勇气,让我在轻松时不忘努力,忙碌时不忘梦想。其实我的故事不过是一个代表,而我想在座的同学们一定都有着自己与清华的独特缘分吧,这就是所谓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另一方面,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刚刚体会了高考中成功的喜悦,但是在此,我愿意与你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成为清华园的新主人,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适应变化,迎接挑战。当我们没有了过去的光环、从清华这个新起点出发时,我们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去寻求新的突破。当离开父母独自生活时,我们要有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自己制定合理的课表与健康的作息。当面对更加多样的机会时,我们要有对自己清晰的了解与非常可贵的勇气,能够勇敢的站出来参与活动,承担职责。我认为我们步入大学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因为我们要以更加成熟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还要更加独立地去规划我们的生活乃至人生。

 

并且如果我们想成为清华园合格的新主人,我们更要拥有伟大的家国情怀与爱国奉献精神。我们机械航空动力大类的专业都属于极具创造价值的工科,这其中的科学技术正是帮助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正如在前不久登上Nature封面的“天机芯”,那是精密仪器系的科研团队数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成果,为类脑科学、人工智能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刚刚来到清华园的我们必将努力付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我们的清华精神,真正的做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能够有底气的说出“为祖国健康工作至少五十年”,以己之学,助国之威,成长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

 

在我的心中,清华的清不是清高,华也不是浮躁,而是清在品格修养,内心坚守,华在技艺精进,学业修成。

 

清华是我们曾经努力的方向,但它从不是我们前行的终点,我们注定要在此启航,去追寻实现人生价值的远方。我们也必将怀着感恩之心度过在这个园子中的每一天,无愧于清华,亦无愧于我们深深爱恋着的祖国。

 

最后我想说:今日,我们以清华为骄傲,未来,清华必将以我们为自豪!

 

 

最新动态
最新推荐